1. <tr id="cyuss"></tr>

        <sup id="cyuss"><small id="cyuss"></small></sup>
        <tr id="cyuss"><small id="cyuss"><delect id="cyuss"></delect></small></tr><output id="cyuss"></output>
        黑龍江分社文化旅游
        首頁文化旅游
        范可新:“三朝元老”終圓夢 拿下北京冬奧會首金
        2023年03月28日 12:10 | 來源:中新網黑龍江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3月28日電 題:范可新:“三朝元老”終圓夢 拿下北京冬奧會首金

          中新網記者 王妮娜

          2022年2月5日,范可新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這是北京冬奧會第一個比賽日,短道速滑比賽在北京首都體育館鳴槍開賽。在2000米混合接力決賽中,范可新與武大靖、任子威、曲春雨、張雨婷組成的中國隊以2分37秒348的成績勇奪金牌。

        范可新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首金。
        范可新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首金。

          首金!

          這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上的首枚金牌。29歲的“三朝元老”范可新終于圓了自己的冬奧金牌夢,面對鏡頭,范可新說,“在國家隊12年,感謝隊友、教練,這一刻,一切都值了!”這枚金牌,我等太久了!”

          這一刻,她的淚水感動了無數人……

          在眼淚之下是范可新,這位來自黑龍江七臺河市的短道速滑名將背后20年的艱辛。

        2月5日,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在首都體育館展開在混合團體接力比賽,由范可新、曲春雨、張雨婷、任子威、武大靖組成的中國隊,最終以2分37秒348的成績奪冠,為中國代表團摘得北京冬奧會首金。
        2月5日,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在首都體育館展開在混合團體接力比賽,由范可新、曲春雨、張雨婷、任子威、武大靖組成的中國隊,最終以2分37秒348的成績奪冠,為中國代表團摘得北京冬奧會首金。

          “寒門”小將

          在北京冬奧會后,有網友說:“世人皆羨谷愛凌,我卻獨愛范可新!

          范可新的成長經歷,被視作我國本土運動員培養的典范,相比起谷愛凌海外的成功范例,范可新嚴肅的、苦澀的,沒有光環加持的人生,是大部分平凡人成功路徑的縮影。

          范可新是寒門里走出的孩子。

          1993年,范可新出生于“煤炭之城”七臺河,這里走出過中國短道速滑領域鼎鼎大名的楊揚和王濛,短道速滑也成了七臺河的名片。

          范可新的父母身體都不是很好。小時候,潮濕昏暗的7平米地下室,是父親的修車行,是母親的修鞋鋪,也是她和哥哥一家四口人相依為命的家。放學路上,她還得撿礦泉水瓶、紙盒賣錢,幫補家用。

          范可新小時候喜歡跳舞,父母還把她送進了跳舞班!爱敃r學舞蹈是150塊錢,我們家一個月房租才150元,負擔太大了,我就主動提出不學了!狈犊尚抡f。

          小時候,范可新和哥哥曾在水庫里滑過冰,穿的是父親給他們做的“腳劃子”,就是用兩塊木板安上兩道鐵絲,然后將木板用麻繩捆在腳上。

          一次,一個鄰居阿姨告訴范可新,體育場正在選滑冰小運動員,范可新就跑去看。

          “你們這兒招收滑冰隊員要不要交錢?”這是范可新第一次遇到她的啟蒙教練馬慶忠時說的第一句話。

          一年之后,范可新被七臺河市教練孟慶余選中,成為他手下的一名短道速滑小隊員。

          范可新在孟慶余教練手下練了3年。這3年,給她打下了良好的冰上技術基礎,增強了體能,更重要的是,讓她堅定了追逐冠軍夢的信心與勇氣。

          除了范可新外,孟慶余還是楊揚、王濛等冬奧冠軍的啟蒙教練。范可新回憶,孟慶余教練不止管隊員們訓練,還管他們的生活,用自己的積蓄資助了很多困難的運動員,范可新的第一雙冰鞋,就是孟慶余教練親手為她做的。令人唏噓的是,2006年,孟慶余教練在一場交通事故中不幸去世。這給范可新留下了無盡的傷感與遺憾。在一次采訪中,范可新說:“孟教練跟我說的最后一句話是,‘你一定要拿到世界冠軍,把金牌拿回來,給我掛一下!,拿到世界冠軍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奪得首金的4人舉著國旗在冰場上滑行。
        奪得首金的5人舉著國旗在冰場上滑行。

          “貧血癥”

          剛開始學滑冰,因為買不起新的冰鞋,范可新只能穿別人的舊鞋子。因為尺寸不合適,范可新的腳都被磨破了,傷口結了痂,又被磨破,反反復復。

          小可新漸漸明白,滑好冰可以進體校,再進省隊、國家隊,可以代表國家參加世界比賽,獲得金牌不僅能為國爭光,還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條件,不再讓爸媽那么辛苦……

          13歲那年,范可新因成績突出,被黑龍江省體育運動學校冰雪分校選中。

          女兒被選到哈爾濱訓練了,范可新的父母可犯愁了,家里幾乎拿不出像樣的衣服。她獲得全國小學生短道速滑比賽的500米、1000米、技術滑等多項第一的衣服還是從別處撿來的。

          2008年,在齊齊哈爾市舉辦的全國第十一屆冬季運動會上,被寄予厚望的范可新一無所獲。

          那段時間,范可新常常感到頭暈和渾身無力,平時訓練也總覺得腿用不上力,但好強的她從來沒有和教練、家人提過。后來,嚴重到她連樓梯都爬不動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患有缺鐵性貧血——正常人的血色素是13,而范可新只有7,醫生們一再叮囑,目前范可新的身體狀況,決不能再訓練了,爸媽也勸她不要再回隊訓練了。為此,范可新不得不停止了訓練。

          當時因家庭拮據,沒有足夠的錢給范可新治病,幸運的是范可新遇見了好心人,在哈爾濱得到了有針對性的治療。半年后,她身體恢復了,終于又回到了冰場。

          對范可新來說,短道速滑是一條她必須走下去的路,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訓練。

          范可新說:“我記得有一次楊揚姐、王濛姐,她們拿到世界冠軍、奧運冠軍回到了七臺河,和我們面對面零距離地交流。我那時又小又矮,看到她們的時候,我就感覺她們身上有一種光環,因為她們能代表國家去參加國際比賽,還奪得了冠軍,我覺得這就是偶像的力量。那個時候我就想,我什么時候可以成為她們,可以進入國家隊。所以,我覺得有很多原因讓我的夢想和目標更堅定,一步一步走來,遇到問題也不怕,跌倒了再爬起來。這些都是我的動力!

        2月13日進行的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A組決賽中,中國代表團再添一枚銅牌。

          重回冰場的范可新,像是一飛沖天的蒼鷹,開始取得各種各樣的好成績。

          2010年,17歲的范可新進入國家隊,與王濛成為隊友。

          不到一個月,2010年短道速滑世界杯蒙特利爾站,范可新首次在國際大賽成年組中亮相,與隊友合作獲得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

          2011年,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女子500米冠軍;

          2015年,短道速滑世界杯土耳其站女子500米冠軍。

          2016年,短道速滑世錦賽女子500米冠軍。

          2017年,世錦賽女子500米冠軍。實現“三連冠”的同時也成為這個項目上公認的王者。

          范可新參加了三屆奧運會,然而“前兩屆都不好,第二屆是最不好的”,她說的“前兩屆”分別是2014年索契冬奧會和2018年平昌冬奧會。

          索契冬奧會半決賽中意外摔倒,范可新痛失她最有把握的速滑500米,好在之后的1000米項目上,她用銀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當信心滿滿地出征平昌時,意外再次來臨,半決賽中,她被判罰出局。

          “2018年到2019年,接受采訪的時候,只要提到冬奧會,我本來不想流淚,想表現出運動員的堅強,卻控制不住自己!狈犊尚略z憾地說。

          2018年平昌冬奧會,范可新沒能如愿,中國短道速滑隊也遭遇了“滑鐵盧”——“近五屆冬奧會參賽最差成績”讓隊員們心中留下了太多遺憾,那是一段灰暗的日子。

          從平昌到北京,這4年中每一天的訓練,范可新和隊友們都在超越“不可能”。

          備戰期間,范可新不放過一點一滴的訓練時間!拔沂呛茈y讓自己完全休息下來的,我覺得我在休息的時候,我的對手可能就在訓練。早上7點多開始專項訓練,中午到1點多,吃完午飯有短暫的休息,再接著訓練。下午完全是專項訓練和體能訓練、力量訓練,練到晚上6點半!狈犊尚抡f。

          成功的路上沒有捷徑,只有堅持才能看到曙光。終于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范可新和隊友們拼下了這枚混合團體接力金牌。

          在之后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比賽中,范可新與隊友一起拿下銅牌,在離開賽場前,范可新深情輕吻冰面。她自豪地說:“親吻冰場的原因是感謝祖國的強大,能舉辦冬奧會,讓我們能在國人面前展現自己!


          速滑精神一脈相承

          結束了北京冬奧會的征程,范可新擁有了一段難得的閑暇時光。除了回家探望父母、完成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業外,她還有很多愛好,夏天打飛盤、玩陸地沖浪板,冬天滑雪。她還入坑騎行,很快將騎行刷到100公里,她享受騎行帶來的暢快,一如冰面上的愜意。她發現自行車和人生相似,爬坡都很艱辛,下坡順暢但要掌握好剎車。

          范可新回憶說:“我們以前在業余體校的時候,訓練就借著路邊的一盞路燈,也沒有專業的冰場。在七臺河,教練往一塊很大的冰上潑水,我們就在那里滑,只有冬天三個月才可以滑,其他時間沒有冰。訓練時要穿得很少,否則活動就會受限,所以只能穿很薄的褲子,特別冷,F在有室內的冰場,有這么好的訓練條件,確實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冰雪運動初期,我國只有少部分人參與冬季運動項目。隨著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現實,冰雪運動從過去的小眾、冷門走向如今的大眾、時尚。

          不久前,新組建的短道速滑國家集訓隊正式開啟了下一個冬奧周期的備賽征程。在運動員名單里,我們沒有看見范可新的名字!拔乙蚕M匦禄氐絿谊,現在也在慢慢康復訓練、恢復體能。如果我能站在下一屆奧運會的賽場上,就是戰勝我自己了!狈犊尚抡f。

          對范可新而言,要參加下一屆冬奧會,最大的挑戰來自年齡。范可新的目標很純粹:站在賽場上和年輕運動員一起奮斗。

          2月13日進行的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A組決賽中,中國代表團再添一枚銅牌。

          “短道速滑這個項目需要傳承,我也要站在賽場上和他們一起去奮斗,更多地幫助年輕運動員實現他們的價值,站到最高的領獎臺上,那一定是目標,一定是最終的目標,我們會朝著這個目標一起去努力!”她說。時至今日,范可新還記得若干年前在大賽上創造佳績后收到楊揚鼓勵的喜悅。

          從楊揚到王濛,再到范可新,后面還有一群年輕人。短道速滑隊的拼搏精神在一代代運動員之間傳承。

          范可新不想就此結束職業生涯,即使是當陪練,她也想走完米蘭奧運周期。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被蛟S下一個奇跡正在等待著范可新去創造。(完)

        【編輯:李香梅】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新網黑龍江新聞”,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中新網黑龍江新聞 。

        中新社黑龍江分社團隊
        王曉丹
        解培華
        劉錫菊
        史軼夫
        戚欣茹
        姜輝
        王妮娜
        王琳
        孫漢侖
        王寧
        劉璐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劉慧
        張瀚元
        董淼
        高峰
        (排名不分先后)